美元作為首要儲備貨幣的地位一如以往穩固。新冠病毒疫情和俄烏戰爭帶來的環球不確定性和持久的經濟干擾,加之美聯儲采取激進的貨幣政策,在2022年鞏固了美元相對於其他成熟儲備貨幣以及加密貨幣等較新選擇的優勢。由於沒有合適的替代品,美元在2022年上漲超過13%,而其他主要貨幣則出現了相若跌幅,美元在貨幣市場的需求可見一斑(見圖1a)。
圖1a:主要環球貨幣的回報
圖1b:以各種貨幣計算的黃金回報
黃金具有類似於貨幣的特性,同時亦是眾多中央銀行的儲備資產。因此,重要的是對黃金的多種貨幣價格採用全球觀點,以了解其走勢。如圖1b所示,以美元 (USD) 計價的黃金價格顯著低於以日元 (JPY)、英鎊 (GBP) 和歐元 (EUR) 計價的黃金價格。基於歷史關係,這種由強勢美元驅動的表現差異將會暗示黃金前景不溫不火。然而,今年的全球黃金需求再度受到關注,在美國以外地區尤甚。
這可能表明,環球投資者與美國投資者一樣,擔憂當地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及為了應對增長放緩和高通脹而可能採取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黃金持倉作為潛在儲值手段及應對美元走強和本地貨幣走弱之多元化來源的吸引力因而提升。
2021年,美元黃金價格下跌3.5%,全球黃金ETF淨流出90億美元。 1回報低迷(以美元計)和年初至今美元走強的影響並沒有阻止投資者買入黃金。事實上,儘管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自2021年以來出現相對降幅,但黃金ETF的全球資金流入量達到140億美元,表明投資者可能已買入黃金以實現投資組合多元化。2
美國投資者向實物黃金ETF注入的資本最多,相當於83.7公噸 (噸),其次是英國47.6噸、德國28.2噸、法國9.5噸和日本0.8噸。3 地緣政治不穩定、高通脹和經濟不確定性繼續支持歐洲和亞洲的黃金價格。在本地貨幣兌美元匯率繼續跌至十年低位的地區,黃金需求強勁,這再次證明黃金作為全球財富保值工具和「終極貨幣」的潛在功能。
圖 2:實物黃金ETF的資金流動影響價格表現
雖然黃金ETF可作為短期投資需求的重要指標,但黃金ETF日交易量僅佔全球金條市場總交易量的不到2%。 實物金條和金幣需求佔年度黃金投資需求的大部分(平均約為80%)。5
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全球對金條和金幣的需求分別為246噸和245噸。這略低於284噸的10年季度平均水平,與254噸的5年平均水平持平。6 然而,最近黃金價格走弱並非美元走強和美國投資者撤退所致。2021年,美元升值6.4%,而美國投資者購買的金條和金幣達到130噸的十年高位。7 隨著美元升值9.4%,這股趨勢一直持續至2022年上半年。8 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美國投資者的金條和金幣購買量分別為31噸和29噸,明顯高於15噸的10年季度平均水平和13噸的5年平均水平。9
儘管美元走強,但當前的金條和金幣需求可能超過去年的總量。若發生這種情況,這將是自1999年以來(當時黃金價格收於290美元/盎司)最強勁的銷售年份,表明市場看好黃金的長期前景。
自2000年以來,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 (NBER) 已經宣佈了三次經濟衰退。每一次,美元均創下新的週期高點,而亦被視為避風港的黃金平均升值9.03%(見圖3)。美元和黃金均可能在極端低迷期間錄得正回報。但是,強勢美元可能對黃金在實際衰退期間的升值幅度施加人爲的上限,因為黃金與美元自1971年以來的月均相關性為-0.36。10
圖3:美元與黃金在經濟衰退期間的相關性增強
在每個衰退期結束時,美元均會回落。然而,鑒於經濟衰退的擔憂揮之不去,對黃金的支持持續存在。事實上,在過往三次衰退的每一次之後,黃金均出現了牛市,如圖4所示。在新冠病毒疫情引發的衰退於2020年4月30日結束時,黃金價格收於1,687美元/盎司。到2021年4月,黃金升至1,769美元/盎司,到2022年4月,黃金升至1,897美元/盎司。11 美元在最近數次經濟衰退之後走弱對黃金價格產生了積極影響,因為世界各地的投資者能夠以更便宜的價格購買黃金。
圖4:黃金在最近三次經濟衰退之後的表現
在本地生產總值連續兩次負增長、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以及美聯儲和其他環球央行試圖透過激進加息以抗擊創下40多年高位的通脹之後,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成為投資者的首要考慮因素。倘若美聯儲認為系統中的通脹過於根深蒂固,並且加息幅度繼續超過當前市場預期,則美元可能會創下新的週期高點。
因此,與日元、英鎊和歐元相比,黃金的美元表現將繼續疲軟。倘若美元繼續升值,則按照最近三次衰退中的類似方式配置黃金,在未來12、24或36個月將對投資者有利。
雖然美元走強可能在短期內繼續成為黃金的利淡因素,但從長期來看,它可能有利於黃金,黃金在最近三次衰退後的歷史表現就是一項明證。儘管美元年初至今走強,但當前情況可能最終為黃金投資者提供短期和長期的入市機會。